2017-01-16  | 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旅管家小编  | 文章来源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北京商报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| 行业新闻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【摘要】北京商报讯(记者 肖玮)当前旅游业备受各路资本青睐,旅游投资。但与此同时,在旅游投资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亟待破解。1月13日,记者从国家旅游局获悉,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2017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中指出,有些房地产借旅游之名行房地产之实,旅游主管部门应该未雨绸缪,及时纠正。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	  
	       北京商报讯(记者 肖玮)当前旅游业备受各路资本青睐,旅游投资。但与此同时,在旅游投资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亟待破解。1月13日,记者从国家旅游局获悉,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2017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中指出,有些房地产借旅游之名行房地产之实,旅游主管部门应该未雨绸缪,及时纠正。
	  “有些房地产企业借旅游开发之名低价圈占优质旅游资源,象征性地搞点旅游开发,十之八九搞房地产开发。可以说,这些项目既有可能成为当前房地产‘去库存’的压力,也有可能成为旅游业‘去库存’的负担,某些滨海城市滞销的主题乐园海景房就是很好的例子,”李金早,“这种‘圈地’式的开发把长线投资做成了快销变现的套利模式,严重挤压了旅游发展的空间,必然不可持续。我们应该未雨绸缪,及时纠正。”
	  另外,一味贪高求大也是旅游投资中的问题。旅游业作为惠民产业,既有需要大资本进入的旅游休闲度假区、景点景区、高星级酒店等重资产项目,也需要适合小额资本进入的自驾俱乐部、家庭旅馆、农家乐、研学项目等轻资产项目,旅游投资既要引入“高大上”,也要拥抱“小创美”。“偏食”会让旅游业发展“营养不良”,危害很大。
	  李金早还指出,一味求快也不利于行业发展。他强调,有的对旅游项目的前期论证不充分就急忙上马,有的甚至破坏环境,不顾实际情况和资源承载力,盲目开发、过度开发,甚至在生态核心区大兴土木。还有的对旅游项目建设只求速度和形象进展,对建成后的市场前景和投资效益缺乏科学有效的估计。这是需要纠正的。